古箏奏響朝陽 琴韻悠揚三燕
(古箏奏響朝陽,朝陽榮為古箏名城 琴韻扶鳴三燕,三燕弘揚中華文化)
文化信使/楊森林 編輯/云楓
古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歷史悠久,文獻浩瀚,內涵豐富,影響深遠。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創(chuàng)制了古琴。所以,琴、棋、書、畫并稱,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琴為首,可見古琴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同時,古琴也是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因此,美國在1977年8月20日發(fā)射的“航行者”號宇宙飛船上裝置了一張可以奏響十億年的噴金銅唱片,其中就選用了中國的古琴曲《流水》,讓地球人的音樂在太空永恒的播放,希望找到地球外的知音。
應邀去長沙參加琴學家傳音樂會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在法國巴黎宣布:“中國古琴藝術入選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中國樂器首次獲得如此殊榮。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又將古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顧永祥老師現場演奏
古琴是一種高雅而倍受崇敬的藝術,在朝陽的音樂史上曾經是一片空白。 2014年9月13日,朝陽成立了“紅山琴社”,古琴愛好者有了自己的家,從此在三燕大地的上空,回蕩起醇厚、高雅、幽靜、深邃的天籟之音。于天地和鳴,與心靈對話。
顧永祥在朝陽第四高中宣講古琴文化
紅山琴社成立一年多來,為弘揚古琴文化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受到了遼寧省古琴研究學會的青睞。在琴社社長韓凱然老師的帶領下,他們除認真習琴外,還為宣傳古琴文化,普及古琴知識做了大量工作。
顧澤長先生和陳玉民秘書長為紅山琴社揭牌
首先他們開展了古琴文化進校園活動。紅山琴社成立不久,他們就請來了琴社名譽社長,沈陽音樂學院古琴教授顧永祥老師與紅山琴社團隊一起到朝陽市第四高中宣講古琴文化。顧永祥教授親自范奏了泛川派代表曲目《高山流水》,紅山琴社社長韓凱然也范奏了泛川派另一首代表曲目《醉漁唱晚》《陽關三疊》。生動的講解和演奏,使這些對古琴一無所知的學生們頓時感受到古琴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認知、了解古琴文化的極大興趣。琴社建立了送古琴文化進校園的制度,紅山琴社的做法得到了朝陽師專音樂系、朝陽多木圖幼師等多個學校的鼎力支持,定期送古琴文化進校園。
顧澤長先生向紅山琴社贈送古琴
紅山琴社把宣傳弘揚古琴文化當成了琴社的一項重要任務。琴社社長韓凱然老師帶頭舉辦古琴知識公益講座。從2015年5月1日起,利用周六、周日,向古琴愛好者講解并演奏琴曲,聽眾已達百余人次。琴社正在為傳播古琴文化踏浪前行。
韓凱然與龔一大師合影
紅山琴社的琴友們有一個理念:只有讓古琴傳播的足夠廣闊,了解古琴的人足夠多,古琴文化傳承的土壤才能夠肥沃,古琴這株空谷幽蘭才能在朝陽這塊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神奇土地上生根開花。因此,他們不放過任何一次可以宣傳和展示古琴文化的機會。2015年10月,鳳凰山舉辦盛大的傳統(tǒng)廟會,他們抓住契機,與朝陽市武術家協會聯袂舉辦“紅山古琴杯”武術大會。武術表演全部用古琴音樂伴奏,并穿插古琴知識簡介,收到良好的效果,擴大了古琴文化的影響。10月27日,還參加了遼寧省文化廳在沈陽北市場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周活動,社長韓凱然應邀現場演奏,把朝陽紅山琴社的信息和魅力帶給了省城。
韓凱然在第四高中講學現場演奏
朝陽紅山琴社為傳承古琴文化開展的活動受到遼寧省古琴研究會的高度重視。同時,給朝陽紅山琴社創(chuàng)造了許多學習的機會。2015年6月應邀赴成都參加“琴學家傳音樂會”,向全國古琴屆前輩學習、探討、交流古琴藝術的真諦。9月,又應邀參加在常熟舉辦的“2015年古琴藝術節(jié)”,與全國各派琴家交流技藝。12月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古琴藝術節(jié)”,并指定韓凱然社長演奏泛川派名曲《醉漁唱晚》。
紅山琴社第一屆班子成員
一年多來,社長韓凱然為古琴愛好者提供了學習的平臺,主動義務向古琴愛好者悉心講授古琴知識,從識譜、指法、到琴曲詮釋,耐心指導,并無償的為琴友提供練琴條件。經過一年的學習,琴友們在琴學修養(yǎng)和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紅山琴社社長韓凱然現場演奏
我們堅信,在紅山琴社這個充滿濃郁中華文化味道的溫馨的家園,必將綻放出一朵優(yōu)雅芬芳的奇葩,為朝陽的音樂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增添新色彩,建立新功勛。為傳承古琴藝術,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作出特殊的貢獻。
文聯副主席劉乃霞致辭
紅山琴社聚群英,琴韻聲聲和鳳鳴,朝陽樂壇開新花,弘揚傳統(tǒng)立豐功!
顧永祥老師現場演奏
與古琴大師吳釗先生合影
與顧澤長先生一家和曾成偉先生一家到青成山祭拜師祖張孔山先生
與梅庵派大師徐毅先生合影
在常熟與上海音樂學院戴曉蓮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