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陽網(wǎng)》獨家爆料
好奇 遼寧朝陽有棵“合體樹”
《今日朝陽網(wǎng)》編輯 雅賢 云楓
在遼寧省朝陽市第三初級中學教學樓前,有一株非常特別的“合體樹”——既是松樹又是柏樹,骨肉相連,互相融合,已經長成了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成為一道令人稱奇的風景!
直接上圖:
關于這棵“合體樹”的來龍去脈,該校老師佟海霞曾在2014年10月25日寫了一篇題為《樓前那對和抱樹》的博文。近日,佟老師將此文發(fā)給本網(wǎng)小編。
本網(wǎng)小編認為:原本體質羸弱的兩種樹竟然長成一體,一心抗御風刀雪劍,一起享受雨露陽光,一同昂首探問蒼穹,一道奉獻生命綠意,給蕓蕓眾生、尤其是給莘莘學子們,留下了太多的啟迪和思考……
附:佟海霞老師的原創(chuàng)作品《合體樹》,本文有改動。
合體樹
佟海霞
在我們校園的教學樓前,有一棵特殊的樹——合體樹。每天經過這棵樹旁時,我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仔細端詳、觸摸。我曾暗自感嘆道:這是怎樣的一種相濡以沫?。?br />
記憶中,這棵合體樹應該是兩棵不同的樹“合成”的,它們被栽在這個地方也有十來年了吧。恍惚記得,當時,先栽下的是一棵弱小的松樹,病怏怏的,讓人擔心它是否能扛得住北方肆虐的寒風。但它還真的熬過了冬季,迎來了春天。幾個月后,它的身旁多了一棵身姿婀娜的柏樹,如它一般瘦弱,卻比它多了一絲柔美。我猜測,栽種者也許是考慮怕最后只剩下一棵,所以才把它們安排得很近。那些日子,同事們都好奇地來觀望,猜測著最后會剩下誰?
寒來暑往,在我的眼里、心里裝的都是教室里那些學生們的身影,這兩株樹似乎被我淡忘。每次走過它們身邊,都未曾停下腳步細心觀望過。但在今年春天的一次飯局上,同事關某突然問大家一個問題:咱校樓前那棵樹,究竟是松樹還是柏樹?哦?所有人都詫異了,都在記憶中努力地搜尋,無果。于是,大家只能隨便猜測:不是松就是柏唄,反正都是常年泛著綠呢!關神秘一笑說道:“明天上班自己去瞧!”
這個話題激起了人們的興趣。次日,人們早早地來到樹下,仔細端詳,用手撫摸。原來當年羸弱的樹都躥這么高了,已經超過了二樓的平臺。從樹干和根部看,根本分不出是幾棵樹。再仔細瞧瞧枝葉,也分不清是松還是柏,反正都是蒼翠的綠。
這時,關又是神秘地一笑說:“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有人用力抓了一下枝葉,“哎呀!扎人,是松樹!”“不對啊,怎么還有扁扁的葉片,是柏樹!”“你們都錯啦,既是松樹也是柏樹,兩株已經長在一起啦!”關開心地說著、笑著。我細想了一下:還真是的呢!
當年如此不被看好的兩株樹,竟然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是松呵護了柏?還是柏扶持了松?我想,是兩棵樹相互依偎,并肩經歷寒風酷暑,這樣才有了現(xiàn)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血肉相連。這像不像一對夫妻?在不被世人重視、不被祝福的情況下,始終相濡以沫,沒有誰壓制誰,沒有誰欺負誰,同甘苦,共患難,努力著,拼搏著,如同舒婷筆下的“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相互致意……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個世上,兩個不同樹種相伴共生的“合抱樹”很多,但是,像我們學校這棵長在一起的“合體樹”卻極其罕見!每天,它就靜靜地站在樓前,給師生帶來無盡的思索和啟示……
(作者系遼寧省朝陽市第三初級中學教師)
鄭重敬告媒體朋友:如果需要從《今日朝陽網(wǎng)》轉載原創(chuàng)文圖、視頻或其他資訊,請您注明出處。我們感謝您的轉發(fā),但請尊重、保護我們編采人員的勞動成果。同時,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雙方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謀求互濟發(fā)展!
電話:+86-15541652929;+86-15248647964
QQ:1049836665;2219706898;760259826
郵箱:1049836665@qq.com;lgc5816032@163.com;2219706898@qq.com
微信公共號:今日朝陽網(wǎng)(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眾號“今日朝陽網(wǎng)”或“jrcyw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