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谷幽蘭香溢遠
——記朝陽安平集團保潔員朱翠蘭
“我沒念過什么書,只知道人活一世要行得正坐得端,別讓人說出一個‘不’字。自己也沒多大本事,就是盡全力把工作干好把日子過好,誰要是有個為難招窄的事兒,咱能幫襯的就多出點力。”朱翠蘭的話語樸實無華,卻最能體現(xiàn)出她的質(zhì)樸、善良、責任感和一身正氣。
朱翠蘭是遼寧朝陽安平集團派駐凌源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名保潔員。58歲的她開朗、樂觀、勤奮、善良。她的嗓門很大,與人見面總是先開口打招呼。爽朗的笑聲是她的名片,無論到哪兒都如一束明媚陽光般感染人、溫暖人。
朱翠蘭在保潔崗位上已經(jīng)工作了8個年頭。作為一名合格的保潔員,她熟悉工作的各個流程,每一步都用心操作,從不懈怠。醫(yī)院的保潔工作瑣碎、任務繁重,她負責的門診區(qū)更需費心費力。就診患者每天都熙熙攘攘,要想時刻保持擔當區(qū)衛(wèi)生清潔,需要付出的勞動量可想而知。對此,朱翠蘭毫無怨言,責無旁貸,拖、洗、擦、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一絲不茍,有條不紊。她勤奮的身影如花叢中的蜜蜂,總是忙忙碌碌、不知疲倦。
朱翠蘭工作極其認真,她負責的區(qū)域衛(wèi)生清理從不留死角,一些難以清理的犄角旮旯,她都會主動定期進行徹底清潔,從來不用主管領導監(jiān)督催促。每次迎檢時她總是胸有成竹,從不慌亂,于是她的身影便會出現(xiàn)在同事的擔當區(qū),忙里忙外幫助同事順利渡過檢查關。
朱翠蘭的熱心腸是大家公認的。同事們有事相求,她都沒有二話,能幫的毫不打艮,自己幫不了的,也想方設法為其想出路。加班、替班更是常事。同事小李家里老人生病需要她照顧,朱翠蘭就主動擔起小李的工作任務。為了不影響工作質(zhì)量,朱翠蘭早上提前2個小時到崗,晚上下班也是最后一個走,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但她卻樂此不疲。同事大劉有風濕的老毛病,一到下雨陰天,朱翠蘭便及時出現(xiàn),搶著替大劉分擔一些工作,以減輕她病情發(fā)作時的痛苦。
朱翠蘭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她性格豪爽,肯奉獻、敢擔當、樂助人,加之年齡稍長,同事們對她產(chǎn)生了依賴,親切地喊她朱大姐。生活中遇到堵心的事、打不開的心結(jié),大家都會跟朱翠蘭念叨念叨。朱翠蘭則不失大姐的風范,用她接地氣的勸導方式,熱心引導姐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朱翠蘭勸人、說事兒從不講大道理,但姐妹們卻很受用,無論是婆媳關系、鄰里矛盾、兒女情長,經(jīng)朱翠蘭一掰喳,事兒就理順了。心態(tài)擺正后,矛盾自然就容易化解了。
同事小趙入職時間短,干活特別賣力。地拖得嶄亮,便池刷得沒有一點污漬。一天,她干完活,還沒等擦干額頭上的汗水,發(fā)現(xiàn)有人如廁后竟不沖水,還有的患者家屬吸完煙,隨手就把煙屁股摁在窗臺縫隙里。這讓小趙很惱火,自己辛辛苦苦打掃的衛(wèi)生,別人卻一點都不懂得保持。她越想越生氣,活計干得越來越不順心。她帶著情緒一遍一遍地擦拭,一不小心被亂扔在窗臺上的一根糖葫蘆棍刺破了手套,扎傷了手指。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委屈,吼著責怪正在窗邊吸煙的患者家屬,抱怨他們隨地彈煙灰、亂扔垃圾、沒有公德心。吸煙的家屬被突然的斥責惹怒了,回懟了小趙。幾番言語攻擊,小趙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崩潰地大哭起來。朱翠蘭聞訊趕來,勸散了圍觀的人,把小趙拉進休息室,一邊輕輕地為她扎傷的手指消毒、包扎,一邊和顏悅色地安慰道:“妹子,別委屈了,可不能為這事生氣,氣大傷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好身體咱們還能出來干點啥,多少賺點,添補家用。你和我一樣都是急性子的人,我剛開始接觸保潔工作時也著急上火,工作一段時間才順過架來。咱們心眼實誠,干啥都想干好,就像在自己家干活一樣。咱們家人口少,叮囑家人幾句就管事,在醫(yī)院不一樣,來這兒的人心里都裝著事兒,他們忘記沖廁所、抽煙亂扔煙頭啥的,咱們就得多理解、體諒。咱們也幫不上他們啥,就是眼勤、手勤,多受點累,把衛(wèi)生搞好,為大家提供一個整潔溫馨的環(huán)境。”朱翠蘭的勸說讓小趙很快平復了心情,調(diào)整好狀態(tài)后拿上工具又認真地干起活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國各地,醫(yī)院作為抗擊疫情的主戰(zhàn)場,成為人們不敢靠近的地方。朱翠蘭等保潔人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堅守在險象環(huán)生的最前線。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俊,保潔工作量不斷加大,以往兩遍的物表消毒都改為三遍,且人員密集、高頻接觸的部位更需隨時消毒。除此之外,醫(yī)院增開了發(fā)熱門診,繁重的突擊“開荒”保潔任務也考驗著每一個人的體力。那段時間,朱翠蘭沒有畏難、沒有退縮,咬緊牙關堅守著,即使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痛也沒有一句抱怨。背負著家人的擔心,朱翠蘭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在崗位上,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她又主動申請擴大擔當區(qū),以保證保潔工作正常運轉(zhuǎn)。在朱翠蘭的帶動下,醫(yī)院的保潔團隊開足馬力,不舍晝夜,合力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zhàn)。
2022年10月,為有力阻斷疫情傳播擴散渠道,醫(yī)院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保潔員留守醫(yī)院進行服務。這對保潔員無疑又是一次新的考驗,在封閉管理期限不明確的情況下,朱翠蘭考慮到小孫子無人照看,問詢能否帶在身邊。得到肯定答復后,朱翠蘭便帶著10歲的小孫子住進了醫(yī)院提供的小宿舍。最惦念的人帶在身邊,朱翠蘭便沒了后顧之憂,在認真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甩開膀子投入到工作中。她性子急,干活快,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就不停歇地幫同事干。哪里缺人手,她就出現(xiàn)在哪里,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在大家通力合作下,圓滿完成醫(yī)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和眾多白衣衛(wèi)士一起,筑牢了防控疫情、保護民眾的“防火墻”。
2022年12月是比較難熬的一個月,核酸檢測陽性患者越來越多,派駐醫(yī)院的保潔人員也相繼感染病倒。在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朱翠蘭不等不靠,早來晚走,勇于擔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投入到工作中。外科樓有她在消毒;住院部有她在拖地;門診樓有她幫患者家屬拿東西的溫暖身影……
朱翠蘭最疼愛的小孫子“陽”了,她把孩子安置在她的工作間,干一會活就及時查看孫子的狀況,確保沒事后就趕緊去工作。孫子“陽”康后,朱翠蘭也中招了。在高燒狀態(tài)下,她吃了藥堅持上崗,如勇猛沖鋒的鋼鐵戰(zhàn)士。因為她清楚,請了假她的活就得由其他同事承擔。同事們有的剛退燒,有的還在燒,她不忍心讓大家太勞累。
2023年4月3日,朱翠蘭像往常一樣在門診二樓作業(yè),拖地、擦拭、消毒,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時至中午,她準備擦拭窗臺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掉落在地上的一個女士背包,她撿起來馬上尋找包的主人。問詢了周圍的人,大家紛紛表示不是自己的。她打開背包發(fā)現(xiàn)里面裝有大量現(xiàn)金和各種證件,想著一會肯定有人回來找,于是便決定在原地等。半個多小時過去,依舊不見失主來尋,朱翠蘭心想,失主在醫(yī)院丟了背包,肯定是急過了頭,想不起背包丟哪里了。為了盡快找到失主,朱翠蘭馬上聯(lián)系到物業(yè)經(jīng)理,將情況一五一十進行了說明。經(jīng)理了解情況后將背包送到了醫(yī)院保衛(wèi)科,保衛(wèi)科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附近派出所,通過警察很快找到背包的主人李女士,將背包交還給了失主。李女士清點物品和現(xiàn)金確認完好無缺,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她找到朱翠蘭千恩萬謝,執(zhí)意拿出200塊錢表示感謝,卻被朱翠蘭婉拒了。
這樣的事,朱翠蘭不知道經(jīng)歷過多少次。作為保潔員的她,經(jīng)常會撿到手機、證件、現(xiàn)金等物品,每次撿到東西都會想方設法找失主,第一時間歸還。失主給予酬謝,她從來不接受。在她看來,撿了東西物歸原主是再正常不過的小事兒。
朱翠蘭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賺錢不多,家里日子也算不上富裕,但她有一顆淳樸善良的心,有高尚而純真的靈魂。她的善良如一束陽光,點亮她身邊樸實無華的風景。她的勤勞敬業(yè),讓平凡的事業(yè)閃耀著動人的光彩,成就了充實幸福的美好人生。
[編輯 瑞雪 審核 雅賢 編審 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