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 躬耕不輟
——朝陽市藝術高中教師趙國強援疆工作紀實
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作為省委組織部選派的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朝陽市藝術高中教師趙國強跨越四千多公里從遼寧朝陽到新疆塔城開展工作。他用行動扛起援疆重任,用愛心譜寫教育新篇,先后獲得了兵團九師龍珍高級中學“師德標兵”、兵團九師優(yōu)秀援疆干部人才、遼寧第五批優(yōu)秀援疆專業(yè)技術人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優(yōu)秀援疆干部人才等榮譽稱號。
“從學生評價看,援疆教師的滿意度最高,好評率87%以上,有的援疆教師的滿意度竟然達到了100%,特別受學生的歡迎,這是從沒有過的,可見這屆援疆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之高。”新疆兵團第九師龍珍高中政教處主任張明楷如是說。
一位名叫阿合瑪拉勒的哈薩克族學生在給趙老師的留言中寫道:“剛開學時,聽班主任說,化學老師是來自遼寧的援疆教師。第一感覺,新老師一定特別嚴格,特別兇,心里很是忐忑。沒想到,幾堂課下來,老師您非常敬業(yè),并且和藹可親,尤其課堂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知識點和生活聯(lián)系,使我們很容易理解和消化……”
趙國強老師不僅獲得了學生們的喜愛,更得到了兵團九師龍珍高中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認可。“趙老師帶高二年級3個班的化學課,每周12節(jié)正課、3節(jié)自習輔導課、1節(jié)研究性課題指導課。有的老師生病或者外出學習,只要我安排給他,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承擔起代課任務。由于我們這里缺化學老師,每個老師的課時量都不小,真的很辛苦,但從未聽趙老師喊累,有的只是默默奉獻。”教務處劉冰主任說。
談到趙老師,郭冰茹老師興奮地說:“趙老師電腦應用很厲害,他有個小U盤,就像是個百寶箱,啥電腦問題都能幫我們解決。他不僅幫我們修電腦,還經(jīng)常利用教研時間,教我們制作課件,如利用希沃白板進行教學互動、設計自己心儀的PPT模版、利用宏插入視頻、輸入一些特殊的化學符號、搜集清晰穩(wěn)定的實驗視頻資源等。有時,他也指導我們制作清晰整齊的PDF試卷(很多人只會Word不會PDF或者只會簡單的轉(zhuǎn)換)。這一年半時間,他教會了我們好多,看似力量微薄,但意義重大。”
翦世平是維吾爾族老師,說話辦事,干練果斷。他說:“趙老師為人特別好,有大哥哥的樣子,不管是化學教學,還是電腦應用,只要你跟他說,他不僅幫你解決問題,而且還要教會你,特別熱心,我們都舍不得他走。”“趙老師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以通俗的講解和耐心的輔導幫助學生。課堂教學中,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練習精準,課講的很好!課下輔導更是兢兢業(yè)業(yè),有條不紊。在全校教師的‘觀摩課’上,他帶來了遼寧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及先進教學軟件的應用示范,整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趙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多媒體應用技術能力,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快樂參與并掌握知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受到聽課師生的一致好評。”化學教研組王紅巖組長說。
趙國強老師援疆期間,用誠心和愛心,與化學教研室的同事們相處融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剛剛畢業(yè)參加工作的孫虹、王麗娜老師,雖然學歷很高,但是教學經(jīng)驗不足,趙老師同其他老教師一道,主動參與聽課、評課、示范課,給予中肯意見,提出改進方法,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成長。
“趙國強老師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每次交辦的事情都能圓滿完成,是援疆隊管理組的優(yōu)秀隊員。” 朝陽市領隊劉力部長說。作為援疆隊管理組的一員,趙老師每天要進行早晚點名、查崗查宿、安全日報告等工作,同時協(xié)助領導進行上傳下達。在工作中,趙老師盡職盡責,細致入微,得到了援疆隊領導和援友的一致好評。
“趙國強老師非常有才氣,不光化學教的好,歷史地理也很有研究。我們來塔城都三年了,塔城地區(qū)的好多地方我們都還不太熟悉,趙國強老師剛來,就把塔城地區(qū)的山川、人文、地理都研究明白了。周末徒步運動,他就是一位地道的向?qū)?,有路線、有故事、有原理,簡直就是一幅活地圖。”張興友團長微笑著說。工作之余,周日閑暇,趙老師和援友們常常相約去徒步,10公里到30公里不等。往往都是先乘坐客運站到某鄉(xiāng)的車,到地方再徒步。一路上,趙老師就會給大家講這個地方的歷史、傳說或者位置、地形等,比如,為何耶律大石在也迷離建都,巴依木扎山谷為何成為古戰(zhàn)場,野果林在戈壁邊緣為何那么濕潤,老風口為何都是常年吹東南風,庫魯木蘇為何到處是大型鵝卵石,阿夏爾鄉(xiāng)的達斡爾人怎么來的、為何供奉青牛白馬圖騰……正如趙老師說:“沒有故事或原因的風景不是最美的風景”。通過這種方式,既鍛煉了身體,又緩解了援疆生活的枯燥。既熟悉了環(huán)境,又增長了見識。
“初到九師,一切都是新鮮的,也一切都是不適應的。干燥的氣候,失眠的時差,苦咸渾濁的水質(zhì),對家人、家鄉(xiāng)無盡的思念……有時,也不免暗自流淚。我的父母都八十多歲了,身體也不好,本應該在家盡孝的年紀,卻來援疆了,不得不把重任托付給我哥,對家人我是有愧的。自古忠孝難兩全,走了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等援疆結(jié)束,再好好孝敬父母。”趙老師愧疚地說。
只為神圣的教育初心,從祖國的東北來到西北。只為光榮的教育使命,從內(nèi)陸飛到祖國的邊陲。三尺講臺,雖不能馳騁壯美山河,但甘為人梯也是一種境界,錘煉的是意志,磨礪的是鋒芒,就像戈壁胡楊,不畏漫天飛雪,笑傲嚴寒冰霜。
【本文內(nèi)容由朝陽市財經(jīng)學校(藝術高中)宣傳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