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傾力促扶貧
——朝陽市第二醫(yī)院精準幫扶東房申村亮點回顧
編輯/立軍
日前,本網小編從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獲悉,該院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該院被朝陽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年朝陽市脫貧攻堅工作“結對扶貧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該院人力資源科副科長、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喬振方被評為“朝陽好人·脫貧攻堅十大標兵”。
朝陽市第二醫(yī)院自2015年定點幫扶凌源市劉杖子鄉(xiāng)東房申村以來,認真落實朝陽市委、市政府關于駐村扶貧工作的任務和要求,高度重視駐村扶貧工作,把這項工作列入黨委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相關單位的配合下,圍繞扶貧工作各項任務,與村兩委班子共同努力,注重加強村班子隊伍建設、發(fā)展村主導產業(yè)、改善村基礎設施,動真情,辦實事,村容村貌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
加強村組織建設 完善村級辦公設施
東房申村共有16個村民組,765戶,2783口人。現有貧困戶87戶149人,其中一般貧困戶20戶43人,低保貧困戶56戶95人,五保貧困戶11戶,11人。
2015年初,根據東房申村兩委班子不健全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積極與鄉(xiāng)黨委溝通,協助該村黨總支進行了換屆改選:選出了新的村黨總支書記,新的村委會主任。兩委換屆選舉的成功,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農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得到了提升,為今后的精準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重視學習教育活動,培養(yǎng)黨員模范帶頭意識。工作隊協助村黨總支制定了“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方案、“黨支部開展黨日”活動方案、“關于在貧困戶中開展比干勁奔小康”活動實施方案;建立并完善了“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推行了村級組織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度,建立了矛盾化解機制;黨總支建立了黨員互助組織,對貧困戶葡萄栽植進行技術指導、講課并現場操作,幫助葡萄銷售。
——完善辦公設備,改善辦公條件。建立標準的黨員活動室,配備1臺電腦和40套桌椅,并協助黨總支健全活動制度;2017年7月,為改善村委會辦公環(huán)境,醫(yī)院投入資金對村委會的辦公室格局進行改造,并為村委會配備電腦2臺、復印機1臺、打印機2臺、檔案柜7個等。
創(chuàng)辦村集體經濟項目 增加集體收入
結合當地實際,借助葡萄產業(yè)優(yōu)勢,村集體投資建保鮮儲藏庫,以增加集體收入。通過對葡萄進行鮮貯,實行反季銷售,使價格和經濟效益大大提高。醫(yī)院在2015年投入10萬元的基礎上,2017年7月份又投入25萬元資金,為東房申村修建了6個標準的葡萄冷庫(每個庫體積是320立方米,儲量為6至8萬斤),并對原有的4個葡萄冷庫進行維修,作為村集體經濟項目來增加集體收入。
發(fā)展特色產業(yè)項目 帶動貧困戶脫貧
——大力扶持“微田園”項目。該村交通便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健全,具有早晚溫差大等特殊的氣候條件,葡萄是其特色主導產業(yè),現有葡萄生產合作社一個,當地的葡萄產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2016年年末,院領導多次深入結對幫扶戶家中調查摸底,和鄉(xiāng)、村負責人認真研究探討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最終確定了以葡萄生產合作社為依托,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的形式,開展“微田園”項目,即大力推廣種植庭院葡萄。對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行土地流轉,同時發(fā)揮村里的黨員互助隊的作用,幫助其栽植葡萄。2017年5月份,醫(yī)院拿出5.7萬元為74戶貧困戶購買了2萬株葡萄苗,發(fā)放到貧困戶家中進行了庭院葡萄栽植,平均每戶栽植270棵?,F栽植的庭院葡萄長勢良好,成活率達到98%;7月6日,為貧困戶的庭院葡萄項目購買架材——鋼管12558米(13噸多),價值61283元;10月27日,為貧困戶購買葡萄防寒被30150米,價值66330元。今年4月23日,為結對貧困戶購買2500棵葡萄苗進行補植,價值5000元;5月2日,為結對貧困戶的庭院葡萄項目購買架線——鐵線(10號)1.8萬米,價值9000元。
——成立村合作社。成立產業(yè)合作社是推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新的產業(yè)支撐的重要方式。該院幫助村里成立了“元華玉土地流轉合作社”,流轉土地400畝,并與北京美科爾公司合作完成萬壽菊花海建設項目,大力推動酒高粱、藥材、富硒葡萄、谷子、豆類等功能性農產品的種植與銷售。流轉的土地每畝租賃費500元,產品銷售后,扣除土地租賃費和經營成本后的利潤,合作社與農戶按4:6分紅(農戶占6),實現土地入股分紅,其中貧困戶35戶71人。據估算,農戶純收入在800-1100元/畝。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原村委會
修建后村委會
——硬化村組道路。為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實際問題,規(guī)劃水泥硬化孤山子、三營子、北山、于家灣子、房申村后街等組間路面共4.5公里。為解決這一難題,原朝陽市政協主席白雪峰兩次到村實地調研,指派政協秘書長帶領市縣兩級交通部門現場辦公,解決1.5公里,政協領導協調凌源市政府從“一事一議”項目解決3公里,總投資90多萬元,該項目現已完工。
——安裝村組路燈。為了使村民夜間出行更加方便,在朝陽市政協領導的積極協調下,為6個村民組安裝了40桿太陽能路燈,協調資金12萬余元,現已安裝完畢。
——建設標準化村衛(wèi)生室。為促進幫扶村貧困群眾擺脫因病致貧、返貧之路和改善就醫(yī)條件,新規(guī)劃建設村衛(wèi)生所一處,建筑面積136平,協調爭取上級投入資金25萬元。除衛(wèi)生室的房屋建設以外,衛(wèi)生室正常開診所需的設備、技術、人員培訓及急救、常用藥品全由醫(yī)院負責,以提高村衛(wèi)生室的醫(yī)療水平和能力。為村衛(wèi)生室配備了電腦、心電圖機、搶救車、氧氣車、處置車、處置臺、器械柜、藥品柜、血壓計、體溫計、診察床、觀察床及床上用品及急救、常用藥品等物品,折合人民幣60750元。
扶持特殊群體 奉獻二院愛心
——開展教育幫扶活動。醫(yī)院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每年都進行扶持。2016年8月為東房申村4戶貧困戶捐助了1.4萬元助學金(2名在讀大學生每人5000元、2名在讀高中生每人2000元);2017年10月對該村5戶貧困戶中的2名在讀大學生、3名在讀高中生捐助助學金1.6萬元,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
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2015年春節(jié)前,院領導對貧困戶進行春節(jié)前走訪慰問,為東房申村部分貧困戶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以及扶貧款共計2萬元;2016年春節(jié)前,院領導走訪慰問了10戶貧困戶,每戶送去了500元用于購買年貨,共計5000元;2017年1月22日,院領導班子及各黨支部成員,對結對幫扶貧困戶進行春節(jié)前走訪慰問,為14戶貧困戶每戶發(fā)放慰問金1000元,共計1.4萬元;2017年4月6日,院領導班子帶領25個黨支部代表以及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行30多人,分別走進該村77戶貧困戶家中,為每個貧困戶送去了500元春播資助款,總額為38500元。
——開展送醫(yī)送藥義診活動。醫(yī)院經常組織專家到東房申村為貧困戶進行義診,同時還向當地群眾免費贈送常用藥品。2016年5月,義診60余人次,贈送藥品價值3000多元;2017年8月2日,義診50多人次,免費發(fā)放常用藥品折合人民幣3000余元。
在此基礎上,朝陽市第二醫(yī)院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多次深入該村調研,研究幫助該村脫貧的具體辦法,積極幫助該村研究脫貧致富項目。醫(yī)院專門召開多次會議研究扶貧工作,聽取駐村工作隊的工作匯報,對涉及幫扶的重要工作,例如幫扶資金的投入、結對幫扶工作計劃和具體幫扶措施等進行部署落實。駐村工作隊隊員在駐村期間經常深入扶貧攻堅一線和貧困戶家中調查研究、認真開展工作,嚴守工作紀律,盡職盡責,除特殊情況外,基本保證兩個人同時駐村。醫(yī)院為駐村工作隊員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對駐村工作隊員車費、旅費和補助費實報實銷。
從駐村扶貧到現在,朝陽市第二醫(yī)院單位及黨員個人已經出資、捐款總計72.286萬元,用以幫助該村的項目建設和資助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僅2017年協調到位資金127萬余元,用于該村修路、安裝路燈及村衛(wèi)生室建設。
次次走訪和筆筆款項,凝聚著全體二院人的濃濃愛心,飽含著他們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