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英
編者按:
誠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為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在文聯十大、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精神,謳歌那些“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的優(yōu)秀文藝人才,本網從即日起,特開設“文化精英”欄目,隆重推介這些精英人物取得的顯著成績,積極宣傳他們獨具的卓然風采,引領更多的后來人向他們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歡迎各界朋友踴躍供稿。電子郵箱:2996382758@qq.com。
文壇黑馬叢培申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91204904.jpg)
叢培申,男,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1970年春生于凌源市的石羊石虎村。兩兩相對的石虎后面緊跟著石羊,何也?是個謎。成為謎的事貫穿于他的少年時代,比如課本上說人是猿進化來的,可整個進化的中間過程都沒有。翻看哥哥的大學中文教材,上面赫然寫著“賈寶玉具有反抗精神”。而這個富貴閑人、多情公子通篇都在“悟道”,與“反抗精神”一點都不沾邊。這些謎讓他想到:傳統文化被肢解和曲解,應該正本清源。不上大學的目的就是不想被這些謎迷得太深。讀中專(遼寧省煤炭工業(yè)學校)的目的就是想盡早撈一個飯碗,然后抓緊時間多讀些古書。文字是真切的,可供人思考。
畢業(yè)后,結婚生子,他很快下崗,然后為生計而四海奔波。但文學是主旋律,萬物如浮云。散文,詩歌,中短篇小說他都嘗試寫過。見諸報刊者,有散文《胡兒與木蘭》《祭祀者的痕跡》《死在地獄里的人》。其中,《胡兒與木蘭》獲2005年中國作家世紀論壇評比一等獎;有中篇小說《游走》《出家》《我與老劉是哥們》《買來的媳婦》相繼付梓,其中《我與老劉是哥們》獲“龍源杯首屆文學大獎賽”一等獎。但這些題材的寫作,讓他感到心里沒底,意猶未盡。
2007年開始,由醞釀多年到提筆,他正式著手寫作長篇小說《父與夫》。這是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副主編傅威海先生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決定正式出版的一本書。他對叢培申說:“你雖未真正經歷過文革,但把文革寫得十分到位。”叢培申說:“文革對我蠻橫地實施了胎教。”后來,這本書榮幸地成為中國出版集團在榜暢銷書,在臺灣和美國市場也有銷售,更被一名香港議員收藏。
2010年春,現代出版社主編、全國政協委員臧永清先生給叢培申打來電話,要他把遼臺著名編劇徐廣順先生即將投拍的劇本《大遣返》改編成小說。因為此劇有政治需要,要他加班加點工作。他奮戰(zhàn)了一年的時間,終于定稿。但后來由于中日關系發(fā)生變化,此劇遲遲未拍,書也遲遲未出。直到2015年5月,才得以正式出版。一經出版,就與周大新的《曲終人在》共同進入中文版好書榜。
2014年1月,在遼寧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積蓄多年心血而成的長篇力作《祖宗在上》。從書中可以看到,野性生長于歷史體溫深處,生命肆意張揚,人性原欲勃發(fā)。此書出版后引起多方關注。影視改編權已由著名導演郭靖宇及其合作伙伴“北京世紀伙伴傳媒”買走。同年入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如果說在文學的道路上他還算取得一點成績的話,這成績難免讓人感到突兀。其實不然,積累過程很艱辛,思考過程很痛苦。讓文學重新樹立歷史形象,他說任重而道遠。
本文內容于2016年7月截稿。在此期間,如果內容有變動,請本文主人公及時與本網編輯聯系!微信:zhao328747426,qq:328747426,郵箱:328747426@qq.com,電話:18340583275。
[責任編輯 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