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職業(yè)教育·弘揚工匠精神
在職教海洋點亮國學燈塔
——本網(wǎng)文化信使走進朝陽工校采風系列稿件之十六
文化信使/楊廣大 編輯/立軍
在這個金風送爽、五谷飄香的美麗季節(jié),由于《今日朝陽網(wǎng)》組織文化信使開展的“情系職業(yè)教育·弘揚工匠精神”采風活動,我有幸走進了鳳凰山擁抱、大凌河纏繞的朝陽工程技術學校(朝陽市農(nóng)業(yè)學校)。
以前,我對工校的印象是極其模糊的,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會和工校有什么緣分。而當我與工校零距離接觸后,她那種獨特的文化芳香、文化魅力徹徹底底地感染了我、征服了我。
9月8日,我們迎著燦爛的朝陽來到寬敞大氣、花姿搖曳的校園,走進高聳挺拔、氣勢昂然的教學樓,步入中華文化長廊,宛若一群蜜蜂飛進了古老文化的百花園里。文化長廊兩側站立著兩排身穿淡藍校服的學生,他們每人手捧一本古色古香的《弟子規(guī)》恭迎著我們,好似送給我們的一份精美的文化厚禮。隨著老師一聲“禮”的指令,兩側的學生齊刷刷地向我們鞠躬行禮,讓我們一行享受了古老禮儀散發(fā)的那種迷人的芬芳。
中華文化長廊兩側是特色彰顯的文化墻。墻上裝飾著中華經(jīng)典文化,《論語》《大學》《道德經(jīng)》《三字經(jīng)》等國學的經(jīng)典內容赫然墻上,閃爍著中華文化的璀璨光芒,像一塊豐饒的文化厚土滋養(yǎng)著莘莘學子的心靈。
教學樓走廊里彌漫著古典文化的絢爛。“誨人不倦”的名言裝飾于墻上,讓為人師者時刻聆聽孔圣人的諄諄教誨;掛于墻上“天道酬勤”的古語,歷久彌香,依然散發(fā)著鮮活的氣息,激勵后世子孫砥礪前行。走進一個個教室,那種久違的誦讀國學的美妙聲音不絕于耳,猶如天籟。師生聲情并茂共讀的一個個場景在眼前連綴起來,構成了一個頗為壯觀的震撼人心的大場景。
走在觀摩課間操的路上,我們眼前出現(xiàn)一座造型優(yōu)美的雕塑,聽了一位老師的介紹,我們才知道,那是一個具有現(xiàn)代文化元素的抽象的“技”字,其寓意不言而喻。在寬闊通透碧綠的操場上,上千名身著淡藍校服的學生伸腿展臂,像一片淡藍的海水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做完操,學子們一同捧起《弟子規(guī)》,那千人齊頌的壯觀場面令鳳山頷首、讓凌水動容。最后是上千名學生同施拜師禮,老師們也是以同禮相還??此埔粋€簡單的動作,實則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彰顯著“禮儀之邦”的文明與風范。我們每個人都被這樣的情景感染著、感動著、震撼著。
工校校園里到處飄逸著古典文化的清香。一個小型會議室懸掛著“尊圣敬賢”的條幅,在欣賞俊秀書法作品的同時,又讓人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傳統(tǒng)教育。走進一位女教師的辦公室,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整整一面墻上,貼滿了她自己的書法作品,“上善若水”幾個大字寫得遒勁有力,其它的篆書作品寫得圓潤清秀。引來一片贊美之聲。
在朝陽工校,我們既領略了傳統(tǒng)文化的燦爛,又品味了現(xiàn)代文化孕育的輝煌。在數(shù)控實訓車間、機電專業(yè)實驗室、計算機實訓室、建材節(jié)能實訓室等,目睹現(xiàn)代文明成果和學生刻苦鉆研的那份欣喜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像花一樣燦爛。
能受到古典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的雙重熏陶,工校的學子該是多么幸運與幸福??!我們有幸見到了工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遼寧華宇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輝,向我們介紹他們的企業(yè)時,沒有夸夸其談的華麗詞語,從他沉穩(wěn)的性格里透著一個成功企業(yè)家不可或缺的睿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技術)是一雙翅膀,莘莘學子們一旦擁有了這雙美麗的翅膀,便會在夢想的天空里自由飛翔!
秋天到了,在校園的一角,我們看到了一大片向日葵。此時的向日葵已過了盛花期,但花韻猶存,且多了一份籽粒的沉實。我覺得,眼前的向日葵才是最美的,因其預示著很多美好的、正在走向成熟的東西……
如果把國學比做一盞燈,那么朝陽工校的園丁們就是點燈人。如果把職業(yè)教育看做一片大海,那么傳統(tǒng)文化精華就是指引年輕學子砥礪前行的思想燈塔!
祝福工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網(wǎng)后續(xù)報道)
朝陽工程技術學校地址:朝陽市凌河街四段483號(市內乘5、6路公交車到朝陽工程技術學校下車)。
招生咨詢電話:0421—6610929 6610981 6610964
特別提示:學生及家長可登陸今日朝陽網(wǎng),在朝陽工程技術學校專題(欄)了解該校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