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就他的小說夢
文化信使/鄭海濤 編輯/雅賢
付久江1975年生于內(nèi)蒙古敖漢旗,2003年開始業(yè)余寫作,作品散見于《鴨綠江》《湖南文學》《山花》《芒種》《北方文學》等文學期刊,曾獲中華寶石文學獎新人獎,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協(xié)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高研班學員,第七次青創(chuàng)會代表。
小說家都有著異乎常人的敏感。付久江的寫作始于2003年,那一年他眼睛濕潤了兩次。那年夏末,一次手術(shù)讓他不得不躺在床上,與窗外車水馬龍的世界做短暫的隔絕。靜養(yǎng)的日子,陪伴他的只有電視和書籍。于是他決定親自敘事。那年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正熱播。有一集,張大民年老癡呆的母親回憶大民的父親死于工廠事故時說,大民啊,那時你就說,你是媽的小拐棍……那一刻,付久江久違了8年的眼淚不期而至,伏在床上泣不成聲。也是在那一年,他重讀肖洛霍夫的《一個人的遭遇》時,眼睛又一次濕潤。于是他決定寫些什么。
在付久江讀初二時,老師布置一篇作文,以《這堂課真……》為題,讓大家自己補充題目作文。付久江寫的是《這堂課真沒勁》。他寫的是歷史老師,上課只給黑板上寫一些題目,就開始抽煙,一邊抽一邊嚼煙屁股,同學們在下面打鬧也不管,一張嘴唾沫噴得到處都是,付久江心里很厭惡。這篇作文因為字跡潦草被扣了一分,還被當做范文在課堂上朗讀。后來,老師家訪,跟付久江的母親說,你家孩子還是有點潛力的,好好挖掘。
付久江說,在那兩年他才真正接觸了文學。學校里有一個山野詩社,懵懂年紀的他,憑著感覺,也寫了一些格律詩。他真正的文學啟蒙,應(yīng)該歸功于同寢室的一位同學。同學很喜歡買書,都是世界名著,買來之后看上兩三頁就睡著了,第二天接著看,反復都是那幾頁。付久江不解,不看為什么要買,同學說這些書都是好東西。最后這些書都被付久江看了,畢業(yè)時同學索性把書都送給了他。
2007年,付久江到遼寧文學院新銳作家班學習,一個講散文的老師說,散文是一個作家的入門證。這讓唯小說是圖的付久江心中憋著一口氣,他也嘗試寫散文,但卻發(fā)現(xiàn)文字越來越偏離自己的內(nèi)心,最終還是放棄了。他認為自己羞澀的個性更適合小說,而小說虛構(gòu)的形式給了他更大的自由。
付久江很喜歡肖洛霍夫的《一個人的遭遇》。當看到小說中那個心懷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主人公帶著他的“兒子”——一個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孤兒,他看到了一個人的莊嚴與神圣,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他說,苦難的積極意義不單單讓一個人變得堅強,更應(yīng)該讓人心存悲憫大愛。
《神牛神?!愤@篇小說圍繞著在西遼城中蹬人力三輪車的一群人展開。“神牛”就是人力三輪車,其實是這種三輪車的商標名稱。小說描寫了一個為兒子無怨無悔付出的老人李大腳,退休后蹬“神牛”,因為老跟同行搶活而被大家忌恨和捉弄,兩塊三塊攢錢給兒子結(jié)婚,連房子都給了兒子,自己在外面租了一個小平房,最后得了肝癌去世。除了李大腳,還有進城找女友的滿順、專門黑外地客的王勇,這些蹬人力三輪車的人,在付久江的刻畫下,底層人物的悲歡十分飽滿鮮活。付久江也蹬“神牛”,直到腿疼得實在干不了。后來,“神牛”被取締了,付久江就寫了這篇小說。
故事中的李大腳,人物原型是付久江姐姐的老公公;《蟹殼嘩嘩響》里的老楊,就是付久江自己的姑父;《蠶父》里的貴祥老漢,是付久江工作中結(jié)識的一位老人?!缎⌒○B(yǎng)蜂人》是緣于付久江小時候養(yǎng)蜂的經(jīng)歷;《車攤·棋攤》是付久江從自己經(jīng)常下棋的經(jīng)歷中采擷醞釀的。他的小說,無一不來自他的生活體驗和隨之產(chǎn)生的感悟。
對于《走燈》,付久江情有獨鐘,他說是自己寫的最有感覺的小說,發(fā)表在《大地文學》。這篇小說只有5000多字,卻細微地描寫了民間做燈、撒燈、走燈等民風民俗,從審美的角度肯定了民間文化形態(tài)的精神價值。
小鏈接
鄭海濤,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現(xiàn)為《朝陽日報》《燕都晨報》駐朝陽縣記者站記者;兼任《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朝陽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迄今在多家傳媒、雜志發(fā)表各類作品萬余篇次,出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等作品集10部,編輯出版作品集15部,50余篇作品收入各類文集并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