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戲劇人生
文化信使/鄭海濤 編輯/雅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但是把一個目標持之以恒地作為一生的追求卻非常難得。在遼寧省朝陽市戲劇界提起朝陽縣文化館的楊桂玲,都說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和“戲”叫上了勁,這輩子與戲劇結下了不解之緣。此話放在楊桂玲身上非常貼切。
從兒時盲目的愛好到確定終生追求的目標,性格開朗的楊桂玲走過了一段漫長的路程。楊桂玲愛好文藝,在小學和中學讀書期間是學校的文藝骨干,每次表演節(jié)目都少不了天真活潑的她。特別是在朝陽縣臺子鄉(xiāng)擔任團委書記時,多次組織排練文藝節(jié)目參加上一級的匯報演出,使她的藝術才華得到充分的展現,1981年被調入朝陽縣文化館工作,歷任黨支部書記、業(yè)務副館長,并取得副研究館員職稱,并兼任朝陽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朝陽縣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成為朝陽市戲劇界一名優(yōu)秀藝術人才。
經過多年的精益求精和不解地追求,楊桂玲的導演藝術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和發(fā)揮,藝術空間越來越大,佳作頻出。1992年參與導演的“黃河陣”秧歌,代表朝陽市參加沈陽國際秧歌節(jié)暨全國民間舞蹈大賽,獲得優(yōu)秀導演獎;多年來,她親自導演的《寡婦門前》、《這是哪出戲》、《二大媽出嫁》、《路上》、《七月棗、八月紅》等劇目在朝陽市農村小戲調演中榮獲一等獎;導演的小戲《陳毅還債》、《大棗紅了》分別榮獲遼寧省第二屆農村小戲調演二等獎,遼寧省第五屆群眾戲劇、曲藝調演暨“群星獎”評選銀獎;導演的校園劇《正氣歌》獲遼寧省校園短劇匯演金獎;前不久導演的喜劇小品《打工妹回家》獲首屆遼西五市戲劇、曲藝小品大賽金獎。面對這些金燦燦的光壞,楊桂玲在展示自己才藝的同時,為朝陽市戲劇的發(fā)展和宣傳朝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常言道:“人怕出名豬怕壯。”楊桂玲有了名氣后,找她排練節(jié)目的事情越來越多,可以說在她的工作日程中,一臺戲接著一臺戲,整天忙得腳打后腦勺。她多次組織并導演了市、縣兩級的諸多大型文藝晚會及藝術賽事。如:朝陽市“良辰杯”青年歌手大賽;“交通杯”戲曲、歌曲演唱大賽;朝陽市“給水潤軍魂”慶八·一文藝晚會;稅法宣傳巡回文藝演出;“普九”巡回文藝演出;慰問駐軍部隊文藝演出;慶祝建軍八十周年文藝晚會等數十臺大型晚會;參加朝陽市歷屆“凌河之夏”藝術節(jié)并獲獎。
楊桂玲在擔任朝陽縣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后,成功地策劃舉辦了間隔18年的“興牧杯”朝陽縣第七屆農村小戲調演,得到省、市專家的高度評價。2001年被朝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優(yōu)秀文藝家”稱號,并連續(xù)多年被授予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藝無止境,楊桂玲前面的藝術道路還很長,她有信心要一直走下去,為觀眾導演出更多的戲劇節(jié)目,把更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