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使/鄭海濤 編輯/素顏
這是一位出生于遼寧省朝陽縣西營子鄉(xiāng)穿心店村向東組的蒙古族女作家。從小熱愛文學,喜歡看書,長大后愛上了寫作,相繼出版了一部部作品,成為遼寧省首屆影視編劇班學員、遼寧省首屆小說班學員、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朝陽縣作協(xié)副主席。她就是現(xiàn)工作于朝陽電視臺的劉麗華。
任何植物的生長都有適合的土壤和環(huán)境,人的成長也是如此。劉麗華出生在遼西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兄妹6人,她的童年是聽父親在炕頭上講故事長大的。直到現(xiàn)在,她還依稀記得在生產(chǎn)隊時,父親總是偷偷地出去給人做木匠活;每天晚上都頭頂星辰、肩上背著木匠的工具,但精神抖擻地踏進家門,“我們?nèi)尹c著油燈圍坐在桌子旁眼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等候著父親,那時我們?nèi)叶即┠赣H縫制的布鞋。沙沙!沙沙!那是父親輕微的腳步聲,我總是第一個跳下土炕搶先為父親開門。當父親抖落一身的塵土坐在炕沿上的時候,母親總是為他端上“小灶”,并且溫上一壺白酒。酒被父親幸福地喝掉了,“小灶”總是在母親的責怪中被父親分給我們這些“小狼”。飯后我們圍坐在父親的身旁聽他那永遠也講不敗的鄉(xiāng)村故事。”
就這樣,劉麗華的文學夢想在父親的鄉(xiāng)村故事里開始滋生,在油燈的閃爍中扎了根。
她汲取故事、喜歡故事的天性被激活了。小時候的劉麗華即使走黑路也不會放過到任何鄰近村莊看電影的機會。那時常被電影里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感動到哭,即使已經(jīng)回到家里還痛哭流涕,母親半開玩笑地送她綽號“哭涕精”!
命運曲折,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劉麗華在有了工作后又下了崗。不管在什么崗位,她都始終堅守故事文本,嘗試文學創(chuàng)作。2006年,劉麗華正式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2007年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月落清山》,同年出版報告文學集《誠信卓著》。就這樣,一個下崗女工的文學之路開始鮮花盛開。2008年,她出版了反映朝陽“十一五”交通建設(shè)的長篇報告文學《路歌》。在《遼西文學》《作家天地》《今日朝陽網(wǎng)》發(fā)表短篇小說、散文《獨翅天使》《青龍河之戀》《我心中的閏土》等作品數(shù)余篇;在中央總政治部組織編寫的《軍旅英才》中發(fā)表描寫軍人英雄氣概的中篇報告文學《鐵血傲骨鑄軍魂》,又相繼在在各雜志上發(fā)表《大愛無聲》《桃李芬芳》《師魂》等幾十篇報告文學。有作品被《朝陽新世紀散文選》《朝陽新世界小說選》《朝陽新世界詩歌選》《朝陽美麗鄉(xiāng)村》入選;在朝陽廣播電視臺開創(chuàng)情景劇,其中電視情景劇《沃愛生活》系列,受到觀眾喜愛;電視短劇《藥店里的黑手》《商店里的罪惡》《校園驚魂》等,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現(xiàn)有第二部長篇作品正在創(chuàng)作中。
劉麗華一直都喜歡后半夜敲打文字,除了有愛人陪伴下的斟字酌句,還因為她喜歡星子帶來的感悟:“我最愛恒星!雖然它遙遠但給我做人、做事的一種啟迪和鼓舞。即便我是一棵小草不會因為松柏的長青而放棄凝聚生命的綠色,是一顆流星不會因為生命的短暫而放棄閃爍生命的光芒,是一條小溪不會因為海洋的浩瀚而放棄追逐文學的浪花!”
劉麗華,一位性格豪放的蒙古族女作家,她前面的文學路還很長,相信更多的文學果實會被她一顆顆摘取,奉獻給家鄉(xiāng)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