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4日,伴隨著大連的和風細雨,我們朝陽50位研訓員在大連教育學院接受了研訓專業(yè)理論的洗禮,讓人終生難忘。
在和風細雨中學習
第一組 張寶明
構(gòu)建特色化培訓課程體系--劉金華主任
6月14日,伴隨著大連的和風細雨,我們朝陽50位研訓員在大連教育學院接受了研訓專業(yè)理論的洗禮,讓人終生難忘。
實踐研修聽課場景(學院四樓演播室 E研訓手機客戶端)
今天的3個專題講座,讓我們真正知道了為什么大連的師資培訓搞得這么好,這么有吸引力??纯此麄儗φn程的精心安排,對授課人員的精心挑選,以及對授課內(nèi)容的精心設(shè)計,就能強烈感覺到他們的精心、細心和用心。這種保姆式的服務(wù),這種為朝陽研訓隊伍量身打造的培訓形式及內(nèi)容,就足以說明一切。
實踐研修:曲士昶做E研訓手機客戶端介紹
尤其是王冬凌院長關(guān)于教育認知的“五度”之說,如醍醐灌頂般讓我豁然開朗。在我看來,研訓員還應(yīng)該有“五性”:一要有政策性。我們的工作不單單是研訓,要在這個工作中把我們的教育法規(guī)政策傳達、貫徹下去;二要有全面性。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進行工作,不能單獨就課論課,還要跳出學科看教育;三要有高度性。作為師之師,理論要前瞻,實踐要先行,經(jīng)驗要先出;四要有寬廣性。雖然學科知識內(nèi)容不同,但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知識面要寬廣,有些東西是相通的;五要有實踐性??谡f無憑,實踐為證。自己做了才知道問題在哪兒,也才可能知道怎么解決。
總之,一天的學習感悟頗多,待我慢慢體會、消化、思考吧。
[責任編輯: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