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民 編輯/素顏
汶川大地震時一位獲救者說的第一句話是:活著,真好。這是一位劫后重生之人的由衷感言,也印證了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著。我不是哲學家,不想在此探討生與死這個嚴肅的課題。作為一個凡人,我也有過這樣的感慨: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我想大家也會和我一樣有過類似的感受。
我們感慨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我們抱怨生活艱辛,我們抱怨食無魚,粥無肉。其實,仔細想起來,抱怨也是生活的色彩,因為在乎,所以我們抱怨。但是,在我們抱怨生活的同時,卻肆意享受著小食品,洋快餐,置自己的身體健康于腦后。記得1935年華北事變時,有人慨嘆:華北之大,已經(jīng)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而今天,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書桌安放有序,可有的年輕人卻坐不住板凳了,很多學生把手機當成了朝昔相伴、形影不離的朋友。
糧食強壯的只是人的肉體,書籍才能塑造人的精神。只有縱情于書海,才會真正懂得開卷的益處。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而今天對我們青年學生來講,要想靜下心來讀書,欲成大器,應該做到: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收其電腦、手機、iPad,斷其wifi,剪其網(wǎng)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讀書,開悟,精進,而后恍然大悟:書中真有黃金屋,書中真有顏如玉,感味書香成長的快樂。
記得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說過:人最好的前進方式是和團隊一道前進。成功從來沒有捷徑可圖,堅持,堅持,再堅持才是成功的最佳方法。因為勝利就在再堅持之中。既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就應該義無反顧;既然我們的目標都是明天的朝陽,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不一起背負行囊,共向遠方。當然,我們有時走的太快了,也需放慢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傾聽一下周圍的聲音。因為今天所有的事情到了明天都會成為歷史,一切都不用著急,一切都來得及。只要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
遵從內心的感受,做自己喜歡的事,長此以往,你會變得自信,堅強,你會成為一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shù)娜?成為一個讓別人喜歡,讓別人敬畏的人。你就會在社會需要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讓自己更加神采奕奕,個性飛揚。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我選擇,我喜歡,我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