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下午,遼寧省朝陽市第五中學召開了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全校學生家長會,集中學習了教育部2015年10月11日下發(fā)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學校特邀本校名譽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王秉德老先生到會傳達文件并作講解。
朝陽五中新學年家長學習會有新意
文圖/王穎謐 編輯/云楓
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下午,遼寧省朝陽市第五中學召開了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全校學生家長會,集中學習了教育部2015年10月11日下發(fā)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2015]10號)。學校特邀本校名譽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王秉德老先生到會傳達文件并作講解。
教育部這份文件共有5個部分,理論性、實踐性、可操作性和權威性都很強。文件在闡述家庭教育重大意義的時候,明確指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如何,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段話中,對“家庭”的社會定位,對三個“注重”的強調(diào),對三重“意義”的概括,還有對兩個“第一”和三個“關系到”的歸納,都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初春節(jié)團拜會上講話的精神??梢哉f,這份文件就是教育部貫徹黨中央“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大決策的具體部署,也可以理解為我國家庭教育事業(yè)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為了加深印象,我們不妨重溫一下習主席講話原文選段:“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從這份文件可以明顯看出,黨和國家對家庭教育問題認識的深化。文件強調(diào):“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從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wǎng)絡,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明確的責任劃分,為各方面積極性的發(fā)揮和相互配合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也使家庭教育的整體格局更加明晰。
這份文件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適時做出了一些必要的明確規(guī)定,使基層在貫徹執(zhí)行中能夠有所遵循。比如:
“各地教育部門要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協(xié)調(diào)領導機制,制訂實施辦法。積極爭取政府統(tǒng)籌安排相關經(jīng)費,中小學幼兒園要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jīng)費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為中小學幼兒園綜合督導評估的重要內(nèi)容,開展督導工作。”
“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lián)、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xié)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
“各地教育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推動建立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中小學幼兒園要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訂家長委員會章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任務。”
“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建立街道、社區(qū)(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jié)假日和業(yè)余時間開展工作,每年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
“中小學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親子實踐活動。”
“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學校長培訓內(nèi)容,將學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
“各地教育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設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課題,形成一批高質(zhì)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
……
王秉德同志在講課結束時告訴各位家長,教育部文件的全文,五中校園網(wǎng)站已全文刊載,大家可以隨時查閱。對相關名詞、術語,可以利用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網(wǎng)查詢。他希望家長們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方面也下些功夫,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